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盐城档案局
盐城掌故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盐城掌故

古建筑介绍

发布日期:2008-08-18 浏览次数:24191 字号:【

    1、海春轩塔 位于东台县东台镇西4公里处旧西溪镇南端。为密檐式砖塔,外观七级八面,无台基。通高20.55米,以底层最高,二层向上均显低矮,并逐层递减,至第七层复又增高;各层面宽也逐层递收,第二层以以上每面均有佛龛;塔刹为金属铸体,由复钵、相轮、宝瓶组成;塔底边长2.54米,底层西向辟有一宽1.35米券门,塔壁厚1.35米。体内为"空腔式"结构,内壁轮廓线向上似一竖立着的巨形炮弹头,无阶梯可攀。清光绪《扬州府志》和《西溪镇志》载,海春轩塔系唐尉迟敬德建。l982年,该塔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定为唐。1985年,省古建专家方长源对该塔进行全面勘察和考证,他依据塔的平面、外观、塔檐及塔基的结构和具体砌法,认为该塔建于北宋早期,并留有唐塔许多特点。在查据《西溪镇志》后进一步指出,西溪原有二塔,除海春轩塔外还有一广福寺塔,但其名声小于当时的海春轩塔,后因海春轩塔废坏,广福寺塔才逐渐被讹传为海春轩塔。此论有待进一步考证。该塔不仅是境内现有最古老的建筑物,而且也是中国唐末过渡时期,南北两建筑体系衔接在古塔建造方面的典型代表,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2、朦胧塔 位于建湖县辛庄乡宝塔村朦胧庄北,射阳河与西塘河交会处。为密檐楼阁式砖塔。现仅存三层八面,高约16.7米,底边长约2米。各层腰檐仍见叠涩砖数层和石制角梁。底层南向开门,其上二层各有四门,门位上下相闪。塔内2米高处砖砌穹窿顶,北部置有佛龛,中部有扶梯可盘旋而上,现已毁。1934年,省文管会来此勘探,在底层地坪问下42厘米处发现地宫。地宫为八角形,边长55厘米,深l47厘米,南向开有羡道,长2l4厘米。地宫北面有弥座,高69厘米、长39厘米,其上置有一石函,高34.4厘米、长65.7厘米、宽35.2厘米。盖顶端有阴刻正楷"葬舍利函"四字,函内葬有"太平通宝"铜钱百余枚和一黄绢裹着的银棺。银棺长9厘米、宽5.5厘米、高6.7厘米,上盖隐见"……元丰八年……"铭文。其内有"舍利子"、"玛瑙"、"玻璃(水晶)"、"赤珠(玉石)"和数块植物杆茎。清光绪《阜宁县志》载,朦胧塔在净慧寺前,为唐武德三年(620)建。现从塔身结构、式样、手法等方面考证,该塔为明代重建。但其地宫向下74厘米处置木板,木板下为数根木桩中间夯筑石块为基础,是宋代常见技法。因此,塔应始建于宋。其内舍利函则为明代重建时取出并再次置于地宫之中。该塔对于了解当地宗教历史和明代砖塔地宫结构提供了宝贵实例,其中出土的"葬舍利函"是一件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宋代遗物物。
 
    3、古庆丰桥 位于大丰县草堰镇丁溪村中央河上。为单孔并联无铰石拱桥,东西走向,长31.8米、宽5米、中宽4.1米、拱高3.3米。桥石栏北侧中间有"古庆丰桥"题刻,南侧中部为"古庆丰桥碑记",记载了该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明代曾经修建,清道光年间重建的历史。是境内现存较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它不仅印证着宋代范公堤上丁溪盐场有过兴旺的历史,也为研究古代桥梁建筑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4、西溪宋桥 位于东台县东台镇西4公里处旧西溪镇中心的西溪市河上,为宋代纵联单孔无铰拱形砖桥,共3座,分别为广济桥(南北向)、通济桥(东西向)和通圣桥(南北向)。广济桥长25米、拱高5米、中宽4.5米、堍宽7.7米;通济桥长13.5米、拱高4米、中宽4米、堍宽6米,因两桥的两端相依呈"八"字状,故此两桥又称"八字桥"。通圣桥长22米、拱高5.5米、中宽5.2米、堍宽6.7米。3座桥明、清曾经修建。1983年,广济桥倒塌后又一次重建。西溪宋桥的桥基及拱顶均为条石对缝所砌,至今仍保持着原桥的基本结构。西溪,唐时为沿海重要集镇之一,曾是当年商贾云集之地,宋代宴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此担任过盐监。3座宋桥的存在,为了解西溪一带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形式多样的宋代桥梁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5、明永宁桥 位于大丰县草堰镇丁溪村中心河道北端,为并联单孔石拱桥,长32米、拱高3.9米、中宽4.5米、堍宽5米,东西走向。桥石栏中部两外侧有"永宁桥"碑刻。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977年被拆,l987年由群众集资和政府拨款修复。造型线条圆转流畅,具有明显的江南风格,为苏北里下河地区所少见。
 
    6、草堰石闸 位于大丰县草堰续草堰村南端,即小海正闸和小海越闸,又称鸳鸯闸,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雍正七年(1729)和乾隆十二年(1747)两度改建。两闸相距70多米,形制一样,青石砌成,均为二孔一机心,每闸长14.8米,机心宽4.2米、金门宽5.3米,高4.8米,闸门为东西向,每孔两侧有四槽,备有两闸板,相对启闭。两闸南北相串于今通榆公路。明代,为有效地东御海潮,西泄兴化等地来水,曾在范公堤上(今通榆公路)建有13座闸,此两闸为现存较为完整的石闸。不仅记载着当地劳动人民用聪明才智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也为研究境内古代建闸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7、阜城真武庙 位于阜宁县阜城镇东南隅射阳河畔,始建于明代,清初重建。原为3进2殿,现仅存大殿,硬山造,穿斗式木结构.面阔3间达l O米,进深5檩约5米,檐高3.5米,留有院落100多平方米。为旧时庙湾(阜城镇)主要庙宇。对了解阜宁清代的历史面貌和建筑技艺具有重要价值。
 
    8、安丰古庙 东台县安丰镇现存有碧霞宫和东岳宫两座古庙的部分遗存。碧霞宫位于镇医院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大殿坐北朝南,硬山造,有轩,面阔3间9.8米,进深7檩8.8米,檐高4米;东岳宫位于镇中心小学校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大殿坐北朝南,硬山造,前廊有轩,面阔3间10.2米,进深7檩8.5米。两建筑的雕刻花饰繁缛,技法娴熟,是目前境内仅存清代较大规模的庙宇。
 
    9、县衙照壁 位于东台县东台镇照壁巷巷首处,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清嘉庆二十年(18l5)重修。坐东朝西,高5米、宽10.2米、厚0.62米;两侧护墙高3.5米、宽5.3米、厚0.62米;原为东台县衙前照壁,县衙早毁,现存的县衙照壁,为全市仅有的县衙建筑物遗存。
 
    10、富安明代民宅 位于东台县富安镇。1987年省文物专家在富安调查时发现4处明代民宅。分别是:霞外阁巷2号董氏住宅,坐北朝南,扁作分心3檩,木质柱础,面阔3间l 3.8米,进深7檩6.7米,檐高3.6米,面积约95平方米;镇北街l05号王氏住宅,坐北朝南,扁作抬梁式,磕头轩,硬山造,木质柱础,檐柱平面呈八角形,为宋代遗风,面积94.4平方米;板桥北巷17号贲氏住宅,坐北朝南,5界梁前后廊,硬山造,木质柱础,面阔3间10.5米,进深7檩7米,檐高2.9米,面积约80平方米;芦家巷14号和22号的芦氏住宅,前后两进,均坐北朝南,硬山造,木质柱础,前厅磕头轩,面阔3间1 2.3米,进深8檩7.4米,面积91平方米,后厅有前廊,面阔2间9.25米,进深7檩8.55米,面积约80平方米。近年该镇又陆续发现了5处明代和清初住宅。这批明清时代住宅用料讲究,风格多样,工艺精湛,不同格局的明清时代民宅集中于一镇,为苏北地区所罕见。它们或出于官宦之家,或造自于盐商大贾,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富安镇明清时代发达的历史,为进一步研究境内明清时代民宅的建筑情况提供了资料。
 
    11、务本堂水龙会所 位于东台县时埝镇水龙局巷1号,坐北朝南,硬山造,面阔3间10.4米,进深6檩4.8米,檐高3米,面积约90平方米。内存有消防救火用"水龙"3具,为不同年代的形制;另存有大门石碑,上书"务本堂水龙会所"和"道光16年(1836)淮南包商立"字样。据考,该会所原为里人冯道立(1782-1860,著名水利家)发起倡议,由来时埝经营蒲包的商人资助创办。现为省内仅存清代消防建筑设施,具有珍贵史料价值。

    12、鲍氏大楼 位于东台县安丰镇王家巷1号,由当地清末秀才鲍蕴皋先祖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营造,时作钱庄之用。外观高墙四围,设内外墙门二重,外墙门南向位于东首,门墙门东向,与外墙门成直角。门内共南北2进,第一进大厅,对面为杂屋;第二进楼厅,中间有墙门相隔,天井狭长。两厅均为抬梁式结构,用料硕大,楼厅用月梁。在第二进西侧上下厢房的砖墙处,辟有暗门可通向隔壁花厅。花厅西侧原有更大规模楼房,已毁。整个面积414.5平方米。装修精致,砖雕、木饰尤为精美,具有明显的徽式建筑特色;既反映出清末当地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历史,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重要价值。

 

  
Copyright (C) 2008-2019 盐城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毓龙东路22号 查档热线 电话:0515-88119059
技术支持:盐城通联 建议您使用 IE6.0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器 备案号:苏ICP备190396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