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为“古云梯关”重建提供依据
发布日期:2015-08-24 浏览次数:5023 字号:【
大 中 小】
8月24日,盐城市水利档案馆张绍力馆长到市档案馆查找淮河入海口、古云梯关的相关资料,为国家水利部水利史司专家考察、调研古云梯关的有关情况,商讨重建事宜提供材料。
古云梯关遗址位于响水县黄圩乡云梯村,淮、黄河故道北岸。七十年代中期,该处距地表10米处曾出土四条沉船,内有宋、清代大量遗物。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高达3米由清代工部尚书马慧裕题写的“古云梯关”石碑(已建亭保护),在周围2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长2米宽1米清代疏浚河道记事碑和许多碑额残块及清代的所建禹王庙、望海楼等建筑残迹。史载,宋代之前,此处一直为淮河入海口,是我国连接海外的重要关口,南宋黄河夺淮以后,这里成为黄河的又一个入海道。大量泥沙冲积在周围形成云梯状,故被称为云梯关。明清时期,此处不仅为抗倭重镇,筑寨守关,而且是疏通入海河道水利工程的重要地区。该遗址的发现保护,对于研究我国海运交通、淮、黄河水利建设及沿海抗倭斗争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经过查找,工作人员找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市水利局、文化局有关云梯关的建设、维修、保护等方面的文件材料,这些材料为水利部门的同志工作查考提供了依据。